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寒门崛起笔趣阁 > 第一百九十二章 事出突然

第一百九十二章 事出突然(1/ 2)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
略做休息片刻,朱平安便继续看第二道策论题,其实这场科考相对于乡试而言,题量缩减了五分之四左右,单看第二道策论题就知道。乡试中策论题目一般是四道题,也有三道或五道的,但是本场科考也就一道策论题而已。

这一道策论题目也比较简短,不像殿试策论那样长,题目是这样的:

“威之以法,法行则知恩。限之以爵,爵加则知荣论。”

这道策论出自三国诸葛亮《答法正书》。意思是,用法令来产生威慑,法令得以贯彻时,人们就会感到恩惠。以爵位来显示地位,当加官进爵时,人们就会感到荣耀。

这说的也就是赏罚分明,这在后世都分析透的不能再透了,朱平安几乎看到题就能写出来好几个版本。不过也正是因为脑海中答案太多,所以也不太好抉择选用哪一个,在脑海中将多个答案融合删选后,朱平安提笔开始在草稿纸上工整仔细的写了起来:

“赏罚者人主之大权也。赏罚明而后邪正分、纲纪理。君不施小惠、民不怀觖望、治国之道类然。若当积衰积弱之势、欲使朝野上下清明严肃、则赏罚两端、尤宜严定章程焉。善哉。武侯之对法正也,曰威之以法,法行则知恩。限之以爵、爵加则知荣。

......”

文不加点,一蹴而就。

等写好后,朱平安对自己写的文章越看越满意,几乎没有什么瑕疵的地方。微微勾起唇角,此次科考。不出意外的话,应该是妥了。

桌上的墨汁快用尽了。朱平安将毛笔放在桌边的支架上,取过放在一边的砚台,开始研墨。关于研墨,古人有个说法:轻研墨,重舔笔。轻研墨,指的是不要急躁,不要重力压墨锭。古人说,研墨叫闺阁少女来磨最为合适就是这个道理。朱平安取过砚台后,食指放在墨的顶端。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。开始研磨,按下去时稍微重一点,转的时候轻轻的,均匀用力。

古墨轻磨满几香,砚池新浴灿生光。

朱平安带的墨是特意买的徽墨,这是上好的墨,平时都舍不得用。好墨研时细润无声,差墨研时声音粗糙。直到朱平安研完墨,都没有发出一点声音。倒是发出了淡淡的墨香。

研好墨,朱平安将砚台放在一侧,休息片刻,将状态调整到最好。然后便取来毛笔。将草稿抄写在答卷上,心无杂念,全神贯注。

一笔而下。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;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,来自空无。又归于虚旷,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。

一篇八股文。一篇策论文,一气呵成。

朱平安将试卷抄写完,检查了两遍,不能再满意了,通篇没有一处笔误,字体也几乎是自己的最佳状态。

此时已经有人交卷了,听着北边高台上提学官赵文华似乎有所问,但是朱平安却不敢抬头左右及后张望。科考跟岁考一样,考规很严,如果左右张望,伸懒腰,打哈欠等等不雅的行为,就会被高台上的提学官或者教官等记录下来,不管你文章做得好坏,都会被降一等的。

检查完,确认无误,朱平安伸手请示交卷。

片刻便有小吏过来验收,检查核对朱平安试卷个人信息后,在上面印了一个章印,然后卷收起来,示意朱平安与其一同去北台交卷。

因为朱平安交卷早,此时只不过三五人交卷而已,在座的考生俱都侧目而视。此时台上正有一名考生在前交卷,领着朱平安的小吏便将朱平安领到高台下方一侧,等待前人交完试卷。

这个时候朱平安才看清楚高台上提学官赵文华赵大人,这位历史上颇为有名的奸臣,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赵文华有丝毫奸臣的痕迹来,这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国字脸中老年官员,留着标准的胡须,看上去温和又严肃,是一副公正很是负责的样子。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
新书推荐:朕乃一代圣君大明: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穿进语文书,从刺猹开始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人在红楼,开局倭寇送经验我岳父是李世民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?诸天大明联盟宋时从梦华录开始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
返回顶部